(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曾毓慧 通讯员李亚萍)近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过后,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红旗村占地90亩的咖啡种植基地里,一行行咖啡幼苗植株长势良好,农户们在行间距处忙着将一粒粒山兰稻种子埋进土里。这是白沙首次尝试“咖啡+山兰”套种产业,旨在助农实现“一地多收”。
“从种下咖啡幼苗到开始挂果,至少需要3年时间,一般要等5年后才陆续迎来丰产期。”白沙陨石岭咖啡产业致富带头人成宗培介绍,一亩地一般只栽种120株至150株咖啡,植株行间距较大,再加上咖啡树生长周期较长,如何合理利用咖啡种植园的空间再套种其它的短期作物,实现“一地多收”显得十分重要。
元门乡农技人员介绍,山兰旱稻是黎族群众传统农耕作物,属于浅根系农作物,从播种到收成一般只需5个月时间,亩产量仅有200斤左右,但营养价值较高且口感很好,近年来产业效益较为可观。而且,待稻谷收成之后,余下的秸秆亦可就地制肥用于“反哺”咖啡植株,可谓“一举两得”。元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符春川介绍,今年以来,在充分调研并与农技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元门乡有关部门选定红旗村其中一处位于缓坡地带的咖啡种植园作为“试验田”,开始尝试发展“咖啡+山兰”套种产业。
“这批咖啡幼苗是去年才完成栽种的,树冠很小,山兰稻植株也不会太茂密,两者几乎不会相互遮挡阳光。”对于这一套种新产业,成宗培充满了期待。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